编辑:Bound 发表时间:2017-12-12
回顾我国国际货运业这些年的腾飞,离不开物流的蓬勃发展。2014年,我国物流业务量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,2015年继续保持着40%的增速,预计到2025年前后,物流量可达到1000亿件。对此,马云说道,中国用了10年时间,做成了一个超过美国用近100年积累起来的行业。
但成绩的背后,是我国国际货运成本GDP占比较高、国际货运产业链不完善、地区发展不平衡、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一系列问题。未来,对于互联网、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和产品在国际货运业中的应用,推动国际货运业“供给侧改革”的方向已经形成共识,下一步则是具体操作问题。
首先,要有创新意识,不束缚在已有的范畴中一味求“精”求“细”、不把国际货运业局限在“物”的层面。国际货运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转的大动脉,它应该成为前沿技术和产品的“试练场”,机器人、无人机、云计算等等前沿领域未来应该更多地运用在国际货运的不同环节上,让国际货运变为“智”流。
依据大数据分析出的动态参数,及时调配要素在不同环节和地区的分配,避免人为判断带来的主观性和滞后性,不断打造自身品牌。同时,利用积累的数据资源,给企业和政府提供业务咨询和建议,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。
第二,关注国际货运的包装环节。据统计,仅2015年一年我国就消耗了塑料编织袋约30亿个、塑胶袋约83亿个、包装箱约99亿个、胶带约170亿米、免撞击的缓冲物约30亿个。这组数据一方面能反应出带来的能耗和污染;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挑战背后的机遇。
当前,大众主要关注的还是国际货运的时效性和安全性,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包装环节将成为国际货运业下一个发力点。从简单的经济性逐渐向实用性、环保性甚至美观性过渡,将把包括材料、回收等等还未和国际货运业紧密关联的领域纳入到“大国际货运”体系中,从而拉动这些行业的升级。
第三,让物流行业发展成具有黏性的固定职业。众所周知,物流人员流动非常快,绝大多数人都抱着“挣点钱就转行”的态度,整个行业的归属感极低,更别说职业自豪敢感。
而物流员却是国际货运不可或缺的一环,物流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客户的消费体验,要提高物流员群体的整体素质,需要保证从业人员在雇佣关系中,享受公平、正当的待遇,比如,公司缴纳“五险一金”,根据从业人员的业绩、从业时间,给予升职、加薪等奖励,让从业者得到职业安全感、自豪感、归属感。
部署推进互联网+国际货运,降低企业成本便利群众生活。会议指出,当前我国国际货运业短板突出,发展互联网+高效国际货运,一要构建国际货运信息互联共享体系,建立标准规范,加快建设综合运输和国际货运交易公共信息平台,提升仓储配送智能化水平。鼓励发展冷链国际货运;二要推动国际货运与“双创”相结合,发展多种形式的高效便捷国际货运新模式,促进国际货运与制造、商贸、金融等互动融合。推进互联网+车货匹配、运力优化,实现车辆、网点、用户等精准对接。探索实行“一票到底”的联运服务,推动仓储资源在线开放和实时交易;三要加大用地等政策支持,结合营改增创新财税扶持,简化国际货运企业设立和业务审批,鼓励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小微国际货运企业发展。创新监管方式,规范市场秩序,强化安全管理。使现代国际货运更好服务发展、造福民生。
CCTV10对GLA全球物流联盟网的报道:
第五届GLA全球物流峰会速览: